荷塘月色下的乡贤文化小镇 ——半岛网页版支教活动实践报告
时间:2018-08-08 12:00:00 访问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日初升,朝霞熠辉,荷风送香,竹露清香。在这群芳过后,飞絮濛濛的季节里,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赴攸县石羊塘镇支教团队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久负盛名的乡贤文化特色小镇。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乳白色的月光穿过稀疏斑驳的树影静静地泻在这片片舒卷的荷塘上。远处草丛间隐约传出一阵阵蛙叫虫鸣,控诉着白天烈日的毒辣又欢唱着夜晚朗月的静谧。为这幅素净的山水画荡开浓墨重彩般一笔的,便是那一群怀揣梦想,满载希望,富有爱心的大学生志愿者。
一、“乡贤馆”里话乡贤
来到乡贤馆,映入眼帘的除了“乡贤馆”几个大字外,最为醒目的是门前的对联“崇圣贤敬先贤学乡贤 正党风淳民风美家风”。作为攸县首家“乡贤馆”,其确有特色。馆内格调朴素简洁,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现了乡贤名流、家风家训、党风党建等内容,与对联含义遥相呼应,体现了小镇对文化的重视。馆外文化墙上“正党风、淳民风、美家风”为主题的“三风”建设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乡贤文化的创新发展成果。乡贤代表“赤脚教授”夏昭炎更是乡贤文化展现的集中体现。
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乡贤们的以身作则使小镇上的人们心灵越来越美好。他们充满了温情,如春日里和煦暖阳笼罩着这片山水;他们心地纯良,如在涸辙之中的鱼儿相濡以沫互相扶助;他们恭敬相守,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分流出来的一股礼仪之乡;他们勤劳俭朴,如中国北方屹立在沙漠中的白杨树;他们谦逊礼让,如一卷为世界人们所展示的中华礼仪图,“温良恭俭让”展现了这里人们的淳朴品质。纯良的内心和纯真的笑容是这里的标配,他们传递的不只是关怀,更是整个社会正在寻找与积累的正能量。
二、“门前三小”讲文化
石羊塘留守儿童较多,孩子们从小便与父母分离,由爷爷奶奶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心灵的孤寂让人心疼。为使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镇党委政府改建修缮了“乡贤馆”,创办少儿假期学校,联系优秀的支教大学生,前来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欢乐,感受一些温暖。
烈日下孩子们的脸颊上晕开一层层淡淡的腮红,但掩不住他们对我们的热情和期待,来到荷塘小镇的第一个下午我们便展开了准备已久的支教活动。“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志愿者银文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述的是诗人孟浩然求官的坎坷经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志愿者伍园园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述的是孔子的学习方法;志愿者李锦新则教着六年级的孩子们如何换算古代的货币......学习从来都是一件辛苦的事,教室如摆在火焰上的一架蒸笼,孩子们的汗水混着墨汁渗在作业本上,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仿佛在告诉志愿者们:“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你们便是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人”。
小镇上的“乡贤馆”作为攸县“门前三小”的发源地,将“小广场”、“小讲堂”、“小书屋”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这“三小”可是他们最有特色也最具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了。
跳出大健康的“小广场”是村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作为劳务输出大镇,业余活动少,空巢老人又多,精神较为空虚。针对这种现象,党委政府创办了老年学校,以此为基础,支持各村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比如保健知识课程、文艺队、舞蹈队等,而这些活动都是依托小广场这个场地展开的。因此,小广场的作用完全没有局限在跳广场舞上,它也是村民交流、表达感情的重要场所,更是精神心灵的归属。每当太阳落山、夕阳无限的时候,在乡贤馆里时时传出一阵阵悠扬的音乐,孩子们、老人们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尽情欢歌,纵情舞蹈,乡间飞舞的蝴蝶最美也不过如此,这是人与自然交汇最和谐的场景。
讲出大道理的“小讲堂”是思想与欢乐碰撞的交流所,志愿者传递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与农村不一样的生活、不同的人生际遇以及深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而在这小讲堂中孩子们似乎已经走出了大山,“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也是大家为党员群众讲党课的地方,通过党课的讲解,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党性意识,强化了群众对党员身份的认识。党建统领的“小讲堂”传递了正能量,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精神食粮”,净化了心灵。
读出大智慧的“小书屋”是村民学习的重要阵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们在乡贤馆里有着自己的“黄金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夏昭炎教授和这里的其他村民们为孩子们盖起了一座小小的图书馆,这里面的书虽不足以媲美城市里的大图书城,却部部是名著,本本是经典,册册为实用。它们是孩子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他们走出大山,奔向未来的第一扇大门。
三、茶话会上论小镇
如果说“门前三小”集中体现了村民们的精神追求,那么文化墙的“三风建设”、“党员七个一”、党员“七个带头”等内容则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乡风。在乡贤志愿者的服务下,村民打牌的少了,看书的多了,进饭馆的少了,进书馆的多了,邻里矛盾的少了,互敬互助的多了,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现在是“借问乡贤何处有?路人皆知石羊塘”。
在阵阵清香的荷花海,踏着朦胧的月色,在知了虫鸣的伴随下,镇党委过书记一行来到了“乡贤馆”看望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围绕在过书记周围,过书记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大家讲解了石羊塘镇的来历和历史,以及石羊塘镇的特色和旅游景点。作为攸县乡贤文化的发源地,过书记在介绍石羊塘乡贤文化时,提到石羊塘致力于把乡贤馆建成乡贤文化的传播基地,支部活力的展示平台,“正党风、淳民风、美家风”建设的成功典范,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影响全镇。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党建与乡贤的完美结合,有效打通基层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党员引领乡贤、乡贤助力党建”的新路径,打造一种“党建+乡贤”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引领乡村振兴。听着过书记的介绍,我们对这里的乡贤文化更为感兴趣,也对“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规划充满了信心。
“美丽石羊塘,乡贤在身旁;温良恭俭让,人人正能量。”话语虽简单质朴却又充满诗意,更是展现石羊塘人的精神风貌和未来追求。支教时间虽短,但石羊塘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里的生活条件虽比不上家里舒适,但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却因为来到了这个美丽的荷塘小镇而感到是最幸福的人。
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一片荷塘月色下的土地上,阳光给了他们温暖,雨露给了他们滋润,山林给了他们庇护,川水给了他们养育,而志愿者带给他们的是勇往直前的力量。都说江南风光好,更有山水在心头,乡镇生活的经历也必然成为每一位志愿者宝贵的人生财富。荷塘下的月光静静地流着,流不尽的是我们相互的牵挂,愿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